欢迎访问本站,联系电话:15315771518
欢迎访问本站,联系电话:15315771518
产品中心
联系我们
日前,《中国冶金报》记者针对建立全国统一钢铁大市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难点、堵点,采访了一些钢贸公司经营者。
全国统一钢铁大市场大“堵点”:
保护主义
《意见》发布已过去一年多了,在钢铁贸易领域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进展缓慢,其中一个大的原因是保护主义。它已成为建设全国统一钢铁大市场的“堵点”。
保护主义在钢材市场一直都存在,在钢材市场低迷时尤甚。”上海五波钢结构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庆平在接受《中国冶金报》采访时指出,“贸易商在经营过程中,一直受到保护主义的困扰。一种是地方保护主义,表现在地方政府投资或主导的项目要用当地产的钢材;另外一种是行业保护主义,尤其是央企和大型地方国企,其投资或主导投资的项目,指定本系统的材料供应商供货。这就将其它系统的供应商排斥在外,为建立全国统一的钢铁大市场设置人为的障碍。”
市场调研情况显示:钢铁贸易领域的地方保护主义表现形式各有不同,有的由当地钢厂直接和当地政府项目主管部门沟通确定,在招标文件中明确使用当地钢厂材料,有的则在招标文件中隐含排斥外地钢材条款。这种情况在钢材市场低迷时更加明显,地方政府为了保地方经济,不惜违背市场规律,出台地方保护主义措施。行业保护主义中,集团高层往往出于做大本系统营收考虑,不顾本系统的物资采购部门是否具备供货能力,而强行明确本系统项目一律由本系统物资采购部门供货。这样往往会导致供货不及时,质检出差错。有的物资部门干脆把采购再转包给有资质、有经验的第三方,让他们负责供货,徒增采购成本。
任庆平认为,保护主义会导致价格扭曲或虚高、损害业主利益,或者被压低、损害钢厂利益。不少钢贸商认为,保护主义的存在,不仅为建立全国统一钢铁大市场设置了障碍,而且严重干扰钢材的正常交易秩序,加剧不正当竞争,终损害钢厂、钢贸商和终端消费者的利益。
钢贸商呼吁,要建立全国统一的钢铁大市场,必须尽快地、彻底地清除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。建设全国统一钢铁大市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发挥立法和行政的力量,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,坚持标本兼治和长短结合,有效形成一整套相关体制机制、法律以及配套制度,普及基于规则、尊重市场的社会意识。只有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,各司其职,遵守统一的规则与法律,才能真正建立和实现全国统一钢铁大市场。
《意见》一经公布,众多钢贸商就企盼早日建立高效规范、公平竞争、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的钢铁大市场,从而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,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,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,促使钢铁市场更加规范、健康、有序发展。
相关推荐